破發不可怕,可怕的是新能源造富舊模式的破滅,以及市場對港股融資通道的失望。

文丨智駕網 王碩奇
在保時捷以84歐元的價格成為德國25年以來規模最大IPO的背景下,零跑汽車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似乎更代表了某種隱喻。
相比兩年前的造車新勢力,中國的新造車運動正開啟一個新的週期。
即便是近幾個月銷量排名第一的造車新勢力,依然在上市當天股價破發,一度蒸發40%的市值。
零跑汽車今日於港交所上市首日破發,一度跌近40%。截至收盤,零跑汽車股價為31.9港元/股,下跌33.54%,總市值322.79億港元。

對於公司股價首日破發,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表示,“確實一個不是很好的時間段,因為全球形勢動盪,處在下行通道。但我們選擇上(市),主要原因是我們不在乎當下的時間段,這是一個長跑。我們更關心的是真正的質量如何,儘快拿到我們的市場份額。
很顯然朱江明將破發的原因歸結於時間點不好,而這點也是大多數人的共識。
01.
港股破10年均線,後期投資者大虧
事實上目前港股最大的問題就是流動性枯竭,仙股遍地,每天大約三分之一的股票幾乎沒有任何交易,也就是說除了熱門股,裡面的資金想跑出來,已經非常困難了。
活躍的股票也完全進入下降通道,即使是小米、騰訊,也在每天創下新低。小米花了大量資金回購股票,同樣無濟於事。
而零跑汽車今天的表現更是讓不少前期投資者倒吸一口涼氣。

打新的股民虧出天際。不計手續費,每手虧損1700港元,打新100%中籤,也就是說只要你打新零跑了,就中籤,且至少虧損1700港元。
C2輪葛衛東投資5億,持股1834.4246萬股,每股成本27.2565元,摺合29.73港元,而今日零跑汽車一度低見28.05港元,葛衛東無疑一度浮虧。
根據公司發售檔案,公司引入5名基石投資者,共計認購3.085億美元,按發行平均價55港元計算,基石投資者認購份額佔比為33.7%。
包括浙江省產業基金、金華市產業基金、金開引領基金、廣發基金、國泰東方等基石投資者。其中,浙江省產業基金認購1.443億美元,為浙江省財政廳控制,金華市產業基金由金華市國資委和浙江省財政廳控制。
因此浙江省的國資也損失了超過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表現還是在零跑前一天發新車的背景之下。
前一天,零跑C01正式上市,售價19.38萬-28.68萬,限時減免10000元。IPO當天,零跑汽車邀請首批車主代表共同敲鐘,同步開啟C01的正式交付。
而此次零跑登入港交所,基本面得到此前曝光的包括紅杉中國、中金資本、杭州國資、上海電氣在內的豪華資方陣容支援,發展前景得到金融監管、金融投資領域專家們的普遍看好。
因此上市破發成為機構的意料之外。
02.
不理想的估值
不同於先一步登陸港交所的同行“蔚小理”們先美股後港股的路徑,零跑科技是首家將港交所作為首發第一上市地登陸港股市場的新勢力車企。
這也就意味著,區別於蔚小理三家境外稽核上市,成立於2015年的零跑科技是在歷經境內境外監管機構的雙重驗證後成功登陸港交所,成為第四家港股造車新勢力企業。
某種意義上說,其更匹配新勢力港股第一股的稱呼。
而隨著中美關係的微妙變化,以及赴美上市的通道堵死,港股似乎成了最便捷的融資方式。
而在基本面上,雖然零跑仍然虧損,但遠比大多數新勢力日子要滋潤多。
招股書披露,零跑汽車已實現智慧電動汽車所有核心繫統和電子部件的自主研發設計與生產製造,打造了智慧動力系統(Leapmotor Power)、自動駕駛系統(Leapmotor Pilot) 及智慧座艙系統(Leapmotor OS)。
換句話說,零跑汽車軟硬體方面均具有一定實力。除了電芯、內外飾外購,底盤、汽車電子電器為自研及外包生產外,其它所有零部件均為自研自產。
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三個財政年度,零跑汽車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7億、6.31億和31.32億元人民幣,相應淨虧損分別為9.01億、11.00億和28.46億元。相應的經調整淨虧損分別為8.10億、9.35億和26.29億元,三年虧了40多億。
雖然不少,但相對於“蔚小理”已經算是成本控制很好的企業了,畢竟這三家半年就能虧100億。
而在產品層面,雖然高階化仍有難度,但其在低端產品上已經佔據了新勢力的大部分市場。
截至今年6月30日,零跑汽車總交付量為104829輛,其中包括2729輛S01、79220輛T03以及22880輛C11。
從2021年第三季度開始,零跑汽車季度交付量首次突破1萬輛,超過2020全年交付量8080輛。隨後的第四季度其銷量持續破萬,達到17045輛。
在2022年一季度和二季度,零跑汽車季度交付量再創新高,達到21579輛和30415輛,已經超過2020年零跑汽車全年交付量。
從年銷不到萬輛,到季度銷量突破萬輛,再到月銷量接近萬輛,零跑汽車僅用了不到兩年時間。

從交付量資料上可以看出,零跑汽車目前所有在售車型中,零跑T03依然是撐起銷量的主力軍。
從2020年5月零跑T03交付開始,到2022年6月30日,該車共計交付79220輛。且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季度交付量連續超過1萬輛,第二季度甚至接近超2萬輛。
這樣的銷量成績,對應破發的股價,將再次消耗港股的信心。從蔚來新加坡上市的動作來看,新交所似乎將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03.
虧損的新勢力太多了
事實上目前電動車玩家越來越多,想靠概念賺錢幾乎成為不可能。
與幾年前不同的是,在國際形勢快速變化的背景下,目前的資本更偏向於賺錢的企業,大家已沒有耐心賭誰是下一個特斯拉。市面上只有特斯拉一家是盈利企業,而遍地都是新勢力。

當稀缺性不再,又恰逢下行週期,低估值也情有可原了。
因此,零跑要想博取高估值,必須率先盈利和搶佔高階市場。
今日上市破發,或許是零跑天時地利一個不佔的共同結果。但對於整個行業來說,似乎也不完全是壞事。
造富神話破滅,才能倒逼造車新勢力去認真思考,如何做一家不虧損的企業。
這或許是下半場財富神話必須要有的硬核指標。
【關注智慧汽車,關注智駕影片號】


關注汽車的智駕時代上智駕網(http://autor.com.cn)
合作or新聞線索提供,聯絡郵箱:[email protected]

阅读原文
在看